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典文库 >>
国学风
文化名人的乌镇缘(组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4日 9:00:38 点击数:1039 转播到腾讯微博
晚年的孙木心回到了乌镇
乌镇戏剧节明星荟萃
乌镇,这个有着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不仅因有着秀美的自然之韵而令人神往,更因为有着众多人文大家对其钟情而熠熠生辉。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这是文学巨匠茅盾在《可爱的家乡》中饱含深情的文字。茅盾,是乌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出生在乌镇观前街,他的 《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和《残冬》等作品,也诞生在乌镇。读着他的《香市》—“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茅盾笔下乌镇的桃源之美。
和茅盾同时代的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也出生在这个小镇子,我们猜想,儿时的他们是否也曾是街巷中亲密的玩伴呢?还有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旷代清才汤国梨、著名作家孔另境……他们生于厮,长于厮,乌镇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着他们、丰富着他们。
另一位起初在国内并没有那么出名,却蜚声海外的当代作家和艺术家,被誉为“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的孙木心也是乌镇人。1927年他出生在乌镇,童年少年时代都在这水乡度过。木心有许多作品都触碰到了自己温暖的儿时记忆,《温莎墓园的日记序》写的是看社戏的故事,通篇都是满满的乡情。“至今我还执着儿时看戏的经验,每到终场,那值台的便衣男子,一手拎过原是道具的披彩高脚背椅,咚地摆定台口正中,另一手甩出长型木牌,斜竖在椅上—‘明日请早……’古镇春来,买卖蚕种筹开桑行的热潮,年年引起盛大的集市,俗称‘轧蚕花’……在一切的闹忙中,扣人心弦者还是借此机会大家有得戏看……这种‘草台戏’,即所谓的‘社戏’……我的童年,或多或少还可见残剩下来的‘民间社会’。”
2006年,79岁的木心落叶归根,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安度晚年。木心说:“今日之乌镇非昔日之乌镇矣,一代新人给予我创作艺术足够的空间,所以我回来了。”他在自己命名的“晚晴小筑”里,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五年时光。
的确,今日之乌镇因为更多新文化内涵的注入而散发出别样魅力,这一段新故事的原点启自2000年。那一年,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在乌镇拍摄,由此,更多剧组“发现”了乌镇,这部电视剧也让刘若英和黄磊与乌镇结下了难解的缘分。
3年后,刘若英和黄磊又来到这里,《似水年华》在乌镇拍摄,刘若英参演了乌镇宣传片,该宣传片借助《似水年华》的文艺调调红遍大江南北,而黄磊则已经开始他的“乌镇梦”。
黄磊把赖声川引到乌镇,让赖声川爱上了这样的乌镇—“可以坐在河边思考创作,是一个有创意、有梦想的地方。”
黄磊又把孟京辉请到乌镇,让孟京辉也无法离开—“晚上我们一起看球赛、喝酒。那时感觉,东方与西方,内在与外在,现实与超现实,交融在一起。”
“乌镇就像是我们的梦。”孟京辉说,“我们要在乌镇筑一个梦,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美妙的梦里。”
一边是,《舞台姐妹》《美丽无声》、新版《红楼梦》等剧组相继到乌镇取景,乌镇的名气越来越大;一边是黄磊、赖声川、孟京辉联手打造的乌镇戏剧节“梦想成真”。
2013年5月,赖声川带着被称为“疯子”才会做的8小时话剧《如梦之梦》来到乌镇,这是他献给首届乌镇戏剧节的开幕厚礼,多少人和他一起,枕着乌镇,做着这一场长达8小时的梦。
11个日夜,7个剧场,6台国际邀请大戏,12部25场公演青年竞演,120组艺术团队580场古镇嘉年华,12次中外大师的小镇对话,3场顶尖欧丁戏剧工作坊,17580名入场观众,183000名游客及当地居民参与,139家媒体聚焦,中外的200多名艺术家、专家和明星莅临……
如今,走在乌镇的街巷,你很可能与名人不期而遇,陈丹青、田沁鑫、丁乃竺、张泉灵、曾江、陈小艺、孟非、孙冕、岩井俊二、于丹、何炅、周迅、黄豆豆、李立群、杨丽萍……他们都是乌镇的常客。文化装点着乌镇,乌镇也浸润着文化。
上一篇文章:在哪儿阅读经典?
下一篇文章:当古代名人遇上现代物件
Copyright(C) 2011-2015 杭州国文科技有限公司 新华电子音像出版社 All Right Reserved.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浙杭西字第00839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5]0210-030
浙ICP备110037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4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浙杭西字第00839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5]0210-030
浙ICP备110037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