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典文库 >> 国学风
经史子集的前世今生
作者:中华经典古籍库  来源:中华经典古籍库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15:01:30  点击数:3588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经史子集这个词我们绝不陌生,可它到底指什么?

 
    随手翻翻新闻:
 
    《中小学生该不该学经史子集》
 
    ——指古籍
 
    《培养经史子集通才与专才 武大国学博士点将招生》
 
    ——指国学
 
    《一家言:经史子集如何赢得大众?》
 
    ——指传统文化
 
    越看越糊涂,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经史子集”一词最早出现于《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一开始它是一种图书分类法,又叫四部分类法。经,儒家经典著作及其注疏释义之书;史,历史相关;子,诸子百家之学说,也包括佛与道;集,文集诗集等等。
 
    也许有读者发现问题了:《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为什么不和其他史书在一起而在经部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将前经史子集时代的图书分类法捋一下。
 
    中国史上第一部官修目录出现在公元前6年,西汉哀帝建平元年(有可考记载的私修目录要晚出很多很多年),作者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刘歆。这一项工作开始于20年前,由刘歆之父刘向(也是一代大学问家)带领班子开展,学术成果名为《别录》。刘向去世后,刘歆将《别录》删繁就简,辑为《七略》。这两本书均已亡佚,但《七略》各略的名字及大概内容,都保留在《汉书艺文志》里,是现在学界公认的中国目录学发端。
 
    那时候图书可不用四部分类,而是分为六大类(七略之首的辑略是该书总论,不算一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就是儒家经典。其他各类都很好懂,此处不赘言。
 
    对书的分类方法反应了当时的学术体系。汉朝尊崇的儒术是最重要的一大块儿,注重实践的兵家也单独分出一块儿,其他诸子统归一块儿。诗赋文学是言情绘事不是讲道理的,单列一类。混杂着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的术数,汉代人不仅很信,而且用途颇广,必须分出来。杂拌医学和巫术的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统称方技,也自成一家。
 
    且慢,后世排第二的“史部”呢?当时都归在“六艺略”的《春秋》家之下了。那时治史之书,既不够多也不够重要,还不足以自立门户。
 
    从刘歆到班固短短几十年,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里书籍分类并未发生很大变化,《汉书艺文志》基本完整沿袭了七略分类法,感谢《汉书》保存到了今天,让我们能看到汉代人能读到什么书,也能一窥这种分类法的全貌。清代学者金榜激动地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又称艺文志为“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那么聪明睿智的读者们,又怎么能错过这篇重要的文章呢?快快点击古籍库输入汉书找到卷三十艺文志,像一个真正的学问家那样读书吧!
 
 
    广告时间结束,我们言归正传。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四部分类法取代七略分类法,是顺应了当时图书事业的发展大势。根据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一书的叙述:“自汉魏以来,文史典籍显著增加,兵书、术数、阴阳书籍相对减少,《七略》的六分体系已难适应,遂有《中经》四分法的改革。”      
 
    我们试想,如果把《四库全书》那样巨大数量的书,塞到六分法体系里,会变成怎样呢?恐怕兵家术数方技加起来再乘上几十倍,也不如六艺和诗赋那么多;六艺里面其他五家加起来,也不如春秋那么多。这样头重脚轻的分类,是要逼死强迫症呀。
 
    顺应时势,魏晋之时,图书四分法产生了。起初并没有经史子集之名,而被称为——甲乙丙丁四部。小库觉得,这个命名方法实在太不讲究了,和一二三四有什么区别?几百年之后,唐初修撰的《隋书经籍志》里才终于给四部起了名字:经史子集。从此流传千年,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直到清代依然为正统的官修目录所采用。
 
    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文史发展有多凶猛呢?对中国古代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可以想象:魏晋注经大家层出不穷,到唐初修了《五经正义》;二十四史有八部都作于唐初,加上《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书》,这段时间产生的正史,占了全部的二分之一,此外唐初还产生了第一部史学研究著作——刘知幾的《史通》;各种文集,各种诗集,也是从魏晋开始蓬勃,而大盛于唐。
 
    这样的学术盛况反映在图书分类上,就是经、史、集牢牢占据了四分法之三,可怜的兵医巫天文数学只能和诸子挤在一起,还要被外来好念经的释家和本土新秀背靠皇族的道家分一杯羹。
 
    原六艺略《春秋》家除了《春秋》、《春秋》三传及其章句等书还保留在经部里,而《太史公》(即《史记》)、《楚汉春秋》、《国语》等书则归入史部。
 
    小库又想毛遂自荐了:《隋书》卷三十二至三十五《经籍志》,我们库里也有收录哒。
 
 
《汉书艺文志》:1卷
 
《隋书经籍志》:4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
 
    四部分类法也很受私家目录的欢迎,宋代最有名的两本私家目录《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都采用了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当然其他分类法并未消亡,此处不再赘述,大家可以找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读一读。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最好的办法是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然而四库丛书卷帙浩繁,它的提要也有二百卷,小库建议大家跳读即可。或者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目录学发微》等书,不易理解,但读下来绝对受益匪浅。
 
    从魏晋到清代一千多年,为了适应时代变迁,四部之下的小类增长迅速,但大框架始终未变。这套框架渐渐无法满足更多更新更汹涌澎湃的图书事业,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中国古籍总目》采用的分类法就是在经史子集之外多加一部“丛书部”的“五部分类法”(聪明的读者或许也发现了,《中华经典古籍库》采用的正是这种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大有来头,源自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敲黑板,在目录学史、乃至近代国学史上,这本小书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它通过列举书目与精良版本的方式,向读书人指出了从入门到进阶的治学门径,不仅深深影响了晚清至民国一代学人,在今天也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性,朋友们不可不读。
 
    经史子集发展与演变讲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如果要展开,光是清代目录学家的话题,就够聊三天三夜的。奈何时间有限,读书无边,小库希望大家能至少选定一本上面提到的书认真一读,才能切实收获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别忘了给我们留言,顺便将这篇文章转发到好友圈哦。
 
(主要参考文献:来新夏《古典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