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典文库 >>
国学风
“齐天大圣”驾到 名人演讲周开讲(组图)
作者:2014年12月10日 8:48:37 点击数:718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源: 发布时间:
12月5日,呼和浩特寒气逼人,但是草原读书月名人演讲周序幕的拉开以及六小龄童的助阵却让内蒙古大学“热”了起来。作为名人演讲周的受邀嘉宾,六小龄童幽默诙谐的语言、独到犀利的见解、精彩绝伦的表演,让现场学子激动万分备受鼓舞,而内蒙古学子表现出的高素养也让六小龄童由衷赞叹“未来的精英一定出自你们这里”。
六小龄童步入会场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千名学子苦等4小时
当日19时,当六小龄童乘坐的商务车停在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门口时,站在门口外面的几百名学生立即涌到车前。六小龄童一个健步走下车,簇拥前行中和大家握手,当六小龄童进入门口时,这些学生被保安拦在了门外,因为会场里早已经坐满了人,连两侧过道都是席地而坐的人。
内蒙古大学的负责人表示,本来是500人的会场,15时开始,门口就围了2000多人,考虑到天气和安全问题,校方代表已经劝走了1000多人,剩下这1000多人整整等了4个小时。六小龄童得知后非常感动,看到会场讲台下还有空地,他建议校方在不影响秩序的情况下,再适当进来一些人。
六小龄童对学子们的这份关心感动了校方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有近百名学生意外获得了入场券,尽管他们惊喜,里面空隙有限,但是他们秩序井然。
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孙亚辉为六小龄童颁发证书
担任读书月形象大使
19时10分,随着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六小龄童一顶红色帽子、一套红色衣服的红彤彤打扮轻盈走上舞台。“俺老孙来了!”这句熟悉的开场白点燃了等候已久学子们的热情。一双双真挚热情的眼神,整洁干净的会场氛围让六小龄童由衷感叹走过200多所高校,这样干净的环境让他感动。他所指的“干净”不仅是会场里的整洁,更多是来自学生们的精神面貌。
在这次活动中,六小龄童还受邀成为本报草原读书月形象大使,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孙亚辉现场为六小龄童颁发荣誉证书。六小龄童表示,担任读书月形象大使非常荣幸,与自己致力于推广西游文化的初衷也很吻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注重文化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在活动现场,六小龄童为本次读书月赠送了100套书《听孙悟空说西游》,并将这套著作的蒙文版版权捐赠给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版编辑部。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版编辑部为感谢六小龄童为推广蒙文西游文化做出的努力和对内蒙古日报社蒙文版编辑部的信任,连夜为他纯手工缝制了蒙古袍,并委托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乌日吐那斯图交给六小龄童,乌日吐那斯图在活动现场亲自为六小龄童穿上盛装。身着华丽的蒙古袍,六小龄童激动地说自己是蒙古族后代,但这是生平第一次穿蒙古袍。虽然在演讲中,他没有解释自己是蒙古族的渊源,但是讲座结束后他向记者道明了缘由:“父亲经常说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蒙古人的血液。在元代时有很多蒙古族骑兵,到了浙江绍兴以后,有一部分就留下来和当地汉族人通婚,我就是蒙汉文化的结晶。后来,在开会的时候遇到时任人大副委员长的布赫,他说你就不要改了,蒙汉一家人。”
《北方新报》总编辑李德斌在机场迎接六小龄童
一份汉堡半杯咖啡
在当日还有一个小插曲。17时,本报总编辑李德斌前往机场迎接六小龄童,无奈航班延误,六小龄童在起飞前不断通过经纪人和读书月组委会沟通解释,并表示来不及吃晚饭了,落地后直接到会场,决不能让众多学子等他。18时,飞机落地,尽管按照六小龄童要求本报的欢迎仪式简单而低调,可是仍旧引来部分铁杆影迷围攻,甚至有位超级粉丝迷惑了工作人员说自己是六小龄童的铁哥们,自称是二师兄,非要“劫持”六小龄童乘坐他的车。当然,这个小插曲对历经“八十一难”的六小龄童来说微不足道,很快就被他轻松地“化险为夷”了。
此刻距离讲座19时开始只剩下40分钟,六小龄童在这段车程中进行了他的晚餐,一份汉堡、半杯咖啡。
内蒙古日报社副总编辑乌日吐那斯图为六小龄童整理蒙古袍
“弼马温”在锡林郭勒大草原拍摄
讲座中,六小龄童从他30年前随《西游记》剧组第一次来到锡林郭勒盟大草原拍摄《官封弼马温》说起。他说,那时的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牧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辽阔的大草原、碧蓝的天空和遍地的牛羊;生在秀美南方的他并不习惯喝奶茶、吃手把肉。但他在拍摄期间却亲身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好客和热情。
当时拍戏地点选在美丽的草原深处,每经过一户牧民的蒙古包,剧组人员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起初,牧民们拿出大块的手把肉、大碗的美酒招待他们,六小龄童经过一段日子的相处后,也能适应了。在一个多月的拍摄时间里,蒙古族人的豪爽、热情、好客让他难忘,这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大家相处得很开心。
讲到动情处就露一手
“猴王世家”一个角色奋斗100年
“章氏猴戏”在中国已延续了四代,其家族是国内外公认的“猴王世家”。六小龄童出生于“猴王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美猴王”,一生精于“猴戏”。他的父亲艺名叫六龄童,他的哥哥艺名叫小六龄童。几乎一出生,在六小龄童眼前晃来晃去的就是父亲的猴脸,父亲因为工作忙,经常趁幕间休息,到后台去看六小龄童。后来,六小龄童只认“猴爸爸”,见到卸装后的父亲,反而哇哇大哭。六小龄童兄弟姐妹11人,人人都演过猴。而他家里养的猴子比他的兄弟姐妹还要多。父亲整天和小猴子形影不离,边学边演,越演越火,终于创下“南猴王”的名号。
1966年,哥哥因患白血病去世了,他就从哥哥的手中接过金箍棒。六小龄童自幼看猴戏,接受艺术熏陶。他刻苦钻研猴戏,模仿猴子的一举一动,把演活、演绝猴子当做家族赋予他的使命。日积月累,直到1983年,那个日后深入人心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横空出世,引起轰动。《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像孙悟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80%的收视率、长达17年的拍摄时间,几乎每年都有重播的历史,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同样,世界上像六小龄童这样深入人心的演员微乎其微,而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像六小龄童的“猴王世家”这样,为了一个角色奋斗100年。讲到这里,现场师生爆发出热烈掌声,大家为“猴王世家”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所感动。
六小龄童说:“在拍摄《西游记》时,本来应该是立场最为坚定的师父唐僧,其饰演者却换了3个人;而毛毛躁躁的孙悟空,倒是万水千山走遍,一个人走完了西游全程。”六小龄童的这句自嘲获得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签名售书时,六小龄童都要与读者聊上几句
上一篇文章:合肥一三年级小学生成“名人” 一年级开始编书
下一篇文章: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