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典文库 >>
国学风
研究高鹗是中国文化史如何对待文化名人的问题
作者:铁岭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6日 8:47:12 点击数:772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源:

访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郑铁生
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郑铁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铁岭作为一个地级市,连续多年召开全国性的红学研讨会,这能看出铁岭的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也能看出铁岭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和很浓的文化氛围。同时,铁岭形成了本地研究红学的专业人才队伍,也出版了有关书籍,如果没有本地热爱红学的专家学者,也很难促成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这说明铁岭的红学研究基础比较深厚。
郑铁生告诉记者,这次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基本上是“高鹗与《红楼梦》”这个主题,聚集全国学者就这个问题来研究,这是很不容易的,也体现了本次研讨会的突出特点,那就是主题鲜明、论题专一,就谈高鹗与《红楼梦》。无论高鹗是不是补写了后40回,就其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而言,在中国文化史上就是一个伟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高鹗不仅是铁岭的问题,也是中国文化史如何对待文化名人的问题。抓住这个问题来研究,对铁岭来说选对了研究方向。
郑铁生指出,高鹗与《红楼梦》研究应当成为铁岭红学研究的重心。因为高鹗本身就是铁岭人,如果没有高鹗,铁岭研究《红楼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因为有了高鹗,铁岭的研究才和中国文化史、中国《红楼梦》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连接起来,更加彰显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如何更好地做好高鹗与《红楼梦》研究工作,郑铁生建议除了依靠本地人才,还应借助国内的研究人才,为铁岭服务。铁岭应该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把国内人才的研究成果吸纳进来,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才,只要研究高鹗,就纳入到铁岭的学术研究中。比如,铁岭文化促进会可以尝试,无论谁拿出学术著作、优秀的论文,铁岭都能给出版,这样会大大提高铁岭对高鹗与《红楼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上一篇文章:民国名人与民国广告
下一篇文章:崔永元荣登“2014中国慈善名人榜”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