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典文库 >> 国学风
中外携手摸底海外古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9月21日 14:19:18  点击数:2478   转播到腾讯微博

  “搜寻、发现、整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中国古籍,这是近现代以来许多文人学者的一个心愿,但个人之力,终是有限。随着2015年5月启动的由中华书局主持、海外藏书机构共同参与的《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编纂项目的深入开展,全面摸清海外中文古籍的“家底”已不再是梦想。《海外中文古籍总目》将使沉寂了上百年的史料重现,惠及学林及后人,功德无量。

  北美各大图书馆积极响应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极为丰富。19世纪中叶以后,战争频仍,很多古籍流散海外。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古籍在海外存藏,仍是一个未知数。 将分散在海外至少上百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全部统计清楚,难度可想而知。学界、图书馆界、出版界有一个共识:《海外中文古籍总目》 不仅值得做,而且必须做,既然暂时无法做真正的“总目”,那就逐个击破,先将海外各馆中国古籍目录分别编目,最后再统一编制联合目录。 中华书局文献影印中心主任姜红介绍,2012年《中国古籍总目》出版,标志着国内馆藏中文古籍的品种、数量及收藏现状已基本摸清。编纂《海外中文古籍总目》随之提上议程。自2015年5月28日《海外中文古籍总目》项目启动以来,目前已有14家海外藏书机构加入这一项目。其中,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书目正在编纂之中,预计今年10月可以完成;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目录近期就将交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湾庄艾龙图书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馆已经交稿,目前正在出版编辑阶段。 与此同时,中华书局正在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十余家东亚图书馆洽谈合作,编目工作也在逐步推进,预计5年内可出版近20家海外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

  编目整理中发现孤本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新技术将中文古籍影印或数字化以回归祖国,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对总目的编纂给予高度评价和全力支持。 海外各大图书馆存藏着数量宏富的中文古籍,其中不乏国内罕见或不存的珍本秘籍。在此前召开的“海外中文古籍资源建设”论坛上,柏克莱加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表示,自开始编纂目录以来,工作人员在馆内藏书中整理出了多种珍善本,其中不乏孤本。这些古籍从未经过编目,甚至本馆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著录,南宋学者真德秀编纂的《文章正宗》,国内仅存藏有元代以后的版本。根据世界数字图书馆搜集的数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一种二十四卷本的宋版《文章正宗》,但保存下来的只有四卷。而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在编目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宋版《文章正宗》的第十四卷,目前是海内外仅存的孤本。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编目整理中发现了宋版《文章正宗》第十四卷,是海内外仅存的孤本。

  中外互动合作编目

  流散海外的中文古籍,数量大,分布广,因此对于中华书局来说,编纂《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的难度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海外的中文古籍,散失在各大洲,地域上的不便,语言沟通的不便,包括国内外对古籍的界定和判断的不同,都增加了编纂难度。比如我们最近跟欧洲一些图书馆打交道,他们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但不像北美地区,欧洲的东亚馆很少由华裔掌管,沟通交流起来比较吃力,并且涉及民族文化理解上的不同,因此推进起来比较慢。”姜红说。 海外各馆的编目基础参差不齐,如何保证项目成果的学术质量也是一大挑战。“条件较好的馆,如哈佛燕京、柏克莱,馆藏中文古籍的现状都很好,有良好的编目基础和人才力量,能够为项目提供质量较高的编目数据;条件一般的馆,对部分馆藏进行了编目,但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条件较差的馆,至今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开展此项工作。”姜红介绍说。 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图书馆中韩文部主任李国庆表示,美国很多中小型馆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或者即使有专业人才,人力又极其有限,往往一人兼管中日韩文献。 “针对藏书量较大的馆,我们采取了馆方提供编目数据,由中华书局牵线搭桥,委托国内编目专家协助编纂的方式,例如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针对古籍藏书量较少、自身编目实力不足的中小型馆,我们采取了委托海外专家组织、协助编纂的方式,例如由李国庆教授组织编纂并亲自审定的《美国南部三馆中文古籍目录》。通过这种方式,将一大批海外的中小馆纳入本项目,有效扩大了《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的覆盖面。”姜红说。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可谓编纂工作的佼佼者,不仅独立完成书目的整理编纂工作,而且该馆的编目人员将古籍编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研发,推出了可用于辅助编目的自动化程序,极大地提高了编目效率。 姜红表示,随着编纂工作的全面展开,今后还将组建“专家委员会”“编纂委员会”,聘请海内外各地区的中文古籍文献学家及相关人士,继续推动项目开展。未来,《海外中文古籍总目》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纸质出版物,而且将成为一个网络化的开放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本文转载自《文汇报》,记者李扬。)